张国生

张国生(乐山堂主)1961年出生于,山东淄博1981年毕业于山东轻工美校,师从曾先国,李波教授,得以真传先后分别结业于建筑学院、中央工艺美院,中国画研究院
个人简介

张国生(乐山堂主)

1961年出生于,山东淄博

1981年毕业于山东轻工美校,师从曾先国,李波教授,得以真传先后分别结业于建筑学院、中央工艺美院,中国画研究院

2010年得满维起教授点拨画风日趋成熟

现为中国魏碑研究会(山东区理事)

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淄博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1981年参加华东地区大中专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

1982年-2010 年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美术作品展,十余家刊物发表其作品

2011年在临沂市举办个人画展

2012年在上海“陶然居”画廊举办个人画展

2013年山东省电视台专题报道《张国生山水画专集》

2014年1月5日中央电视台“收藏天下”频道面向全国播放《张国生山水画艺术专集》

2014年5月参加中国寻根“南湖之春”艺术博览会

2015年11月27日在省文化馆举办智仁之风张国生个人山水画展

2018年其作品被新华社山东分社收藏

2019- -2021 年,其作品在省市级各大媒体组织的展览中获奖。



飛動的形    質樸的情


一个有作为的现代中国画家,需有深厚的笔墨功底外,还要有独特的自我的艺术语言,要有人生的体悟、须具备丰厚的多元的文化修养,还须具备对本民族文化的审美精神的把握。

至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哲学家就提出了独特的自然观:“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大乐与天地同声。”“天人合一” “物我两忘” 等都深刻的道出了人的精神气质和美感与自然的同构性。

山水画在一千 五百年前已成为独立画种,无数代画家在其中观高山飞瀑之景,作寄云破雾之思,借“形而上”的笔墨,抒内心的“浩然之气”,并使其在人类文明史上长盛不衰,代代有新的演化。

张国生无论在文化修养、还是在画种、画法上是位涉猎极广的画家,特别是对中国远古图案的研究,更是钟爱有加,这在我认识的画家中是极少见的。他对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纹样及汉代画象砖画象石上那些飞动的形,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在那里画家追寻着、质朴的节奏,超自然的生命,永恒的大美。

他的画里,山石的静谧安详,如高僧悟禅,山涧溪水似琴声悦耳,令人有谥美之满,却无言表之词,画里所表现出生生不息着的是文化的命脉,蓬勃灿烂着的是精神的植被,燃烧着的是艺术思想的灵现。山石特有的皴法似流动的血脉倾诉着中华民族那远古的文明,和谐神秘的色调使青山绿水充满了永恒的生命。画家为了加强画面的视角张力,在散点透视的基础上将“三远法”,大胆取舍,画面呈现更多的是“高远”和“平远”。采取“平面展开,层层叠高”的方法,使画面丰满,而不拥挤,单纯而不单调,这种构图手法无疑得意于他对中国图案作法的探讨。

观张国生的山水画会感受到一种“中和”之美。 “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的自然是和谐的宇宙,这种境界是画家的追求,是其人格、性情的独白。细品读来,画面每个单元的构成元素,都有着顽强旺盛的生命力,这源于画家对笔墨自身气韵、力度的驾驭与把握。每块山石,每棵树木,在“形而上”都“有意味”地展现着自我,表现力极强。画家把诸多注入生命的元素,有秩序的经营、组合,使其“中和"于理想的自然之中,画面和谐、质朴、单纯、直观,不乏其大美。

“每当夜幕降临,我凝神观照那肃穆的山脉,静谧的河流。意识穿梭于人生、伦理、哲学、审美,中西方文化交融之时,心中总抑起无限的崇高与悲剧的情感。”一次酒酣耳热之际,画家道出了他的心声,是啊,肯定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这个循环是画家一生的追求,是心性与生命本我的回归。

张国生以他特有的山水画,把我们带入一个自由之境、理想之境。亦既顿忘俗物,在这片净土上让我们“移情”与大自然,聆听那远古的呼唤!


                                                          上官'爵文


作品介绍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