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富勤

郑富勤:男,1953年生于山东省沂南县。自幼酷爱书画,擅画牡丹,初学时对于非閛取法较多,后对王雪涛的画法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同时对现代众多名人的牡丹画均进行过研究
个人简介
郑富勤,1953年生于山东省沂南县。自幼酷爱书画,擅画牡丹,初学时对于非閛取法较多,后对王雪涛的画法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同时对现代众多名人的牡丹画均进行过研究,形成自己一种艳而不俗的风格。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并获奖,被多家报刊、电视台作过报道,被缅甸、新加坡、台湾、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书画爱好者收藏,被山东省贸考察团作为礼品赠送美国商务部。作品分别入编《东方之子》书画卷、《当代中国著名书画篆刻家润格博览》、《跨世纪翰墨艺术作品润格》、《英集》、《新世纪书画艺术》、《当代实力派书画家》、《中国书画收藏名典》、《中体翰墨名家作品展览》、《中国艺术史料论著精品荟萃》、《二十世纪世界书画家名典(中国卷)》、《国之瑰宝?中国书画名家巨典》、《齐鲁名人》、《世界名人录》等多部辞书和画集,作品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展出,并被收藏。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初识郑富勤先生是在一次书画家笔会上,同来的还有书法家王谷成、王传峰等三人。画案上铺就了大尺幅的宣纸,水盘、朱砂、笔墨一应伺候,郑先生就在宣纸上恣情肆意的泼墨作起画来........看他作画,实际上是一种沁入心扉的艺术享受。
  写意花鸟画从北宋徐熙创立泼墨画法以来至今以逾上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写意花鸟画从艺术构思到艺术表现形式,历代相沿日臻完善,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涌现出无数的绘画宗师。青藤,白阳,八大山人,石涛,虚谷,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大师的出现给中国画坛竖起了高山之巅的历史丰碑!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他们创造了无数的艺术珍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郑先生仰慕这些艺术宗师,师承前人并善于吸收西画技法,借鉴民族艺术精髓,在传统国画基础上,巧妙的把透视、明暗、质感、厚重和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融入自己的笔墨情趣之中。
  今年,郑先生正值花甲。他自幼学画,半个世纪的临摹、创作、研究,使他的艺术功力和画作风格炉火纯青,颇受书画爱好者、经纪人、画廊的广泛好评和热力追崇。他在书画家的圈子里,也是艺德双馨。
  在前山东美协主席、现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题写的《郑富勤作品选》上,笔者有幸看到了郑先生的许多优秀画作,对这位中国艺联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的写意花鸟画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纵览郑先生的这些画作,可以看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印记。郑先生总是在创作上走向生活,走向自然,牡丹、翠鸟、远山、冬雪、蝴蝶无不都被郑先生纳入画作之中,体现出画家的情怀,画家的兴致、画家的感悟。每一幅画作绝没有喧嚣、绝没有媚俗、绝没有张狂,就那样静谧的留存在画家的笔端上、宣纸上、心灵里。欣赏这些画作,真可以说是一种心境的洗濯。浮想连篇的思绪,甚至可以追溯和缅怀到唐代的《五牛图》、《月照白》等名家大作。
  郑先生的大画作《天姿雅态》,是笔者尤为喜欢的作品。
  空蒙的远山,仿佛是早春的时节,那山脊上还泛着淡黄,新绿只等着一场春雨就可以蓬勃着生长出来,数只蜂蝶在画作上翩翩起舞,重彩的牡丹从容入画,富有淡雅的韵味。郑先生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给观赏者以鲜明、生动、典雅的艺术烙印。欣赏这样的作品,仿佛就置身在春天的怀抱里,牡丹就是那么真切的呈现在你的面前,是如此的雍容和华贵。
  TONGLIAN传统的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于一体,他们都具有独立的艺术形式,各具美感,但又能集中于一体,使之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形式感更强。作为毕生精力,殚心作画的郑先生深谙此道,他的扇面画《墨龙玉珠》,其款、其章、其书都别有匠心,着墨和设色都给人以清新感。使得我们这些艺术朝圣中的苦旅者们不禁思索:写意花鸟该如何探索开拓,更新艺术观念,赞叹大自然赋予生命的强韧力,开创写意花鸟画的新的艺术形式?这绝不是一个“伪命题”!
  写意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具有独特风格和独特表现语言的绘画形式。千百年来在诸位大师的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写意花鸟画从艺术构思到艺术表现形式,历代相沿,日臻完善,已经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它既是东方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结晶。郑先生的《红艳争春》、《鸟语花香》、《碧玉盘》、《玉兰牡丹》等作品,有的千姿百态、明丽动人,有的色调高雅,矜持庄重,有的则是泼青叠绿,意境幽远;他所画的翠兰牡丹、绿牡丹、墨牡丹,形态迥异,自成一格,雍容中透出素雅,尤其是他画的风、晴、雨、露、雪、雾牡丹,把不同时态下的牡丹,赋予了柔美、赋予了婀娜、赋予了清韵,也赋予了内心深处的幽情与华彩。
  谈到创作,人们总是以一种好奇的眼光来对待它。谈到创作人们皆言难于启口,一个艺术家能展示他最好的才能方面是由创作方面来体现的,斯者艺也,法品也,全赖于斯。
  对于中国画来讲,尤其是对于写意花鸟画来讲,创作之难,笔者以为难于上青天。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前辈大师给我们留下了一座座似乎不可逾越的高峰。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无不望而敬仰。石涛,八大山人,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中国画坛的巨匠般的人物无一不是写意花鸟画的高手。他们在前面给后人编织了一张张似乎不可逾越的网线,压得后人喘不过气来。
  虽然后人不断努力,想穿越这张网的人比比皆是,但大多数都未能逃脱这张密不透风的网。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这张网里游弋,伺机打破一丝缝迹,以期求得突破,但终究悟性不大,大多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还在于对于写意化鸟画的理解与掌握不够,不能深深的体会到其中的奥妙。诸如造型的语言,个性化的语言,理解的不深入,以至造成现在的困惑。
  须知:万物世界是变化的,人们认识是很有限的,即使是大师不可能包含一切因素,每个人因为各自的经历,情感,悟性不同,都可能产生不同的想法。
  要想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就不得不对写意花鸟画的造型语言和个性化语言进行一番探讨,以期求得一个正确的答案。
  郑先生已经在探索和研究中国写意花鸟画中浸淫半个世纪了,此写意花鸟,亦非彼写意花鸟?何况吾辈乎!
作品介绍
郑富勤老师部分作品

郑富勤老师部分作品

郑富勤老师部分作品

郑富勤老师部分作品

郑富勤老师部分作品

郑富勤老师部分作品

郑富勤老师部分作品

郑富勤老师部分作品
词条标签: